改革开放前的“赶超战略”与经济政策
(资料图)
改革开放前的经济政策有两条主线,一是重工业优先的“赶超战略”,二是“计划经济”的制度体系。两者是有因果关系的:为了实现强国、自立的目标,才有了重工业优先的“赶超战略”;而为了实现“赶超战略”,才有了一系列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。
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,刚刚建国的中国想要发展重工业,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。
重工业建设周期长,但国内资金积累少、资金价格高,难以支持长期资金需求。
重工业关键设备需要进口,但国内可出口产品少、外汇少,外汇价格高。
重工业投入资金大,但国内生产分散、资金分散,难以集中动员。
为了解决前两个问题,政府通过干预手段压低银行利率、提高本币估值。为了解决第三个问题,一个简单的方法是让企业留存大量的利润作为后续投入。因此,政府通过干预手段给予企业垄断地位,同时压低工人工资及其生活必需品的价格。这是传统经济的第一个特征,“宏观价格信号扭曲”。
价格压低导致对资金、外汇、原材料的需求远远超过供给。为保证短缺的资源配置到国家优先发展的行业上,就不能依靠市场配置资源。政府采用自上而下统一计划的方式,以保证资源能够按照政府的意愿进行配置。这是传统经济的第二个特征,“中观计划配置资源”。
为了保证企业的剩余利润全部用于后续投入,政府在微观上剥夺了企业管理者的自主权,从而完全掌握企业的资金分配。传统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管理有一句顺口溜,“人财物,产供销”。“人财物”即企业不能决定雇佣哪些人、不能决定资金的分配、不能决定投资哪些设备,“产供销”即企业不能决定生产什么产品、不能决定原料从哪里买、不能决定产品卖给谁。这是传统经济的第三个特征,“微观剥夺企业自主权”。
宏观价格信号扭曲、中观计划配置资源、微观剥夺企业自主权的“三位一体”制度体系,是改革开放前经济政策的主线,而这套制度体系最终是为了服务重工业优先的“赶超战略”。理清了这个因果关系,可以让我们更客观地看待传统经济体制的意义及不足。
关键词: